WFU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心導管若從大拇指穿刺,大幅減少撓動脈的阻塞

 



心導管從大拇指穿刺?



        2021年3月在我的部落格曾經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心導管案例:微-微創心導管:從大拇指出發,救了心臟也保住高貴玉鐲。近年來,從手部橈動脈穿刺(radial access)進行的心導管檢查甚至是介入治療的安全性(併發症)與有效性(心血管事件MACE),不管是急慢性冠心病(ACS or CCS),都遠遠的優於傳統的從腿部股動脈穿刺(femoral access)。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從手部橈動脈穿刺的心導管遠超過九成。
        
        至於大拇哥俱樂部的同好們所熟知的:遠端橈動脈鼻煙壺(distal radial approach, anatomical snuffbox puncture)技法,就是從大拇指伸側(背側)兩條肌腱中間穿刺,主要優點是更為舒適簡便的傷口止血,對於執行的醫師而言無論是採用病患的左右手為途徑都一樣方便。不過因為此處的動脈較標準橈動脈細小且穿刺空間也較窄,執行所需的經驗及準備工作更為詳細,此外超過七號(>7Fr)的器械尚無法從這較小的血管途徑進行。






一樣從手做心導管,有什麼優勢?

OHCA病人,急救後要不要啟動緊急心導管?



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


    在沒有明顯非心臟原因(如外傷)的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中,一般觀念認為心臟停跳是由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緊急心導管攝影可能能夠提高這些患者的生存率。 大約三分之一的此類患者,住院前的心電圖顯示 ST 節升高,在這組中,很有可能(約 70% 至 80%)會發生冠狀動脈阻塞,因此這些患者通常被採取直接進行急診心導管攝影檢查,然後視狀況給予介入性治療(例如支架置放等)。

    但是,在另外三分之二的患者中,心電圖上沒有 ST 節升高,在這些患者中發現冠狀動脈阻塞的機會較低(約 25% 至 35%),這一群的病人,急救復甦後,到底需不需要啟動緊急心導管小組,來進行緊急介入呢?過去十年間,有過三個小型的前瞻性雖機對照研究,都沒有顯示緊急心導管對這群病人會有好處,但是,某一些『登錄型研究』卻發現,盡早做心導管可能會改善病患的存活率。最新的 EMERGE 試驗就是在沒有 ST 節升高的這一組病患中進行的,同時EMERGE 研究的結果於2022年 6 月 8 日線上發表在 JAMA Cardiology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