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那些ACC2024沒有『達標』的研究教了我什麼事?AEGIS-II








在心血管領域,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角色一直受到高度關注,尤其是其在減少心血管事件風險中的潛在效用。AEGIS-II研究作為對HDL功能提升潛力的一次大規模探索,結果引發了學界的廣泛討論。以我個人來說,對於HDL假設仍存有希望,但可能需要在高脂血症的患者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AEGIS-II研究的啟示

AEGIS-II試驗評估了CSL112(一種重組人脂蛋白APO-AI)在急性心肌梗塞後患者中的效用,旨在提高HDL的膽固醇外排能力。研究中,18119名患者在心肌梗塞後接受了四次每周6克CSL112或安慰劑的靜脈注射,首次注射在首次醫療接觸後5天內進行。

研究結果顯示,在90天、180天、和365天的主要終點(心肌梗塞、中風或心血管死亡的風險)上,CSL112組與安慰劑組之間無顯著差異。然而,在一項探索性分析中,對於基線LDL膽固醇≥100 mg/dL的患者,CSL112似乎展示了一些益處,尤其是在減少心血管事件方面。

重新審視HDL治療

這項研究的結果促使醫學界重新審視對於提高HDL功能作為心血管疾病預防治療手段的有效性。雖然AEGIS-II未能證明CSL112在廣泛患者群體中減少心血管事件的效用,但它提供了在特定患者亞群中可能存在潛在益處的線索。這提示,在未來的研究中,針對特定患者群體進行更精細化的治療或許更為合理。

未來的方向

AEGIS-II的結果並未完全關閉HDL治療的大門。相反,這些發現強調了未來研究中需要考慮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基線膽固醇外排能力對結果的影響,藥物如CSL112的長期臨床效果,以及長期治療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人員呼籲進行更多工作,以開發更好的HDL功能評估方法,並結合基因組學、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和轉錄組學來確定新的治療目標和測試治療的適宜人群。

結語

AEGIS-II試驗的結果雖然讓許多期待HDL治療突破的人感到失望,但它提醒我們在心血管疾病預防中持續探索和創新的重要性。隨著更多的研究和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可能會找到提高HDL功能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治療策略的關鍵。在此過程中,對於已知和潛在治療方法的全面評估將是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預後的關鍵。


全文下載


那些ACC2024沒有『達標』的研究教了我什麼事?REDUCE-AMI

 



在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研究中,REDUCE-AMI研究脫穎而出,它專注於探討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β-阻滞劑的長期使用對預後的影響。此研究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策略具有潛在的重大意義,儘管其結果可能挑戰了當前的臨床實踐和指南。

REDUCE-AMI研究概述

REDUCE-AMI研究是一項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在經歷急性心肌梗塞後且左心室射血分數保持≥50%的患者中,持續使用β-阻滞劑是否能降低死亡或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這項研究的動機源於β-阻滞劑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心肌梗塞後的患者管理中。

REDUCE-AMI研究背景

REDUCE-AMI研究在45家位於瑞典、愛沙尼亞和新西蘭的醫院進行,是一項平行組、公開標籤的試驗,利用註冊數據進行。這項研究針對接受冠狀動脈造影且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保持(≥50%)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隨機分配他們接受β-阻滞劑治療或不接受任何β-阻滞劑治療。結果顯示,在超過5,000名患者中,使用β-阻滞劑組和未使用β-阻滞劑組的全因死亡或心肌梗塞發生率分別為7.9%和8.3%,在3.5年的中位隨訪期內,兩組間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與影響

REDUCE-AMI研究的結果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對於這一特定患者群體,長期使用β-阻滞劑並未顯著降低死亡或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這一結果對於臨床醫生和患者來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挑戰了多年來的常規治療方法,並呼籲對心血管疾病治療策略進行重新評估。

研究的啟示

REDUCE-AMI研究的結果不僅僅是對β-阻滞劑在心肌梗塞後使用的一次挑戰,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我們對於心血管疾病治療策略的全面反思。隨著冠狀動脈血管再通治療和其他現代醫療手段的普及,心肌梗塞後的患者預後已大為改善,這要求我們重新評估β-阻滞劑在當代心血管治療中的地位。

向前看

隨著更多針對β-阻滞劑後心肌梗塞使用的隨機研究預計在2024年公布,我們期待這些研究能夠進一步明確β-阻滞劑在當代心血管病治療中的角色。REDUCE-AMI研究以其開創性的見解,不僅挑戰了現有的臨床實踐,也為未來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結語

REDUCE-AMI研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對β-阻滞劑使用的再思考,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在面對每一位心肌梗塞患者時,都需要進行個體化的評估和治療決策。這項研究的結果鼓勵我們採取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將會更加精確、高效。


全文下載

那些ACC2024沒有『達標』的研究教了我什麼事?EMPACT-MI

 




在心血管領域,每一項新的臨床研究都可能為我們提供深刻的見解,無論其結果是成功還是未達預期。EMPACT-MI研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它試圖探究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後使用empagliflozin(一種SGLT2抑制劑)對降低心衰竭住院或死亡風險的影響。儘管這項研究未能達到其主要終點目標,但它仍然為心衰竭的治療和管理提供了寶貴的洞察。

EMPACT-MI研究概覽

EMPACT-MI研究是一項大型、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國際多中心試驗,旨在評估empagliflozin在心肌梗塞後早期介入對於降低後續心衰竭住院或死亡風險的效果。這項研究特別關注於那些剛剛經歷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因為這個群體對於心衰竭的風險尤為高漲。

研究結果

不幸的是,EMPACT-MI研究沒有顯示出empagliflozin在降低心衰竭住院或死亡方面的顯著效果。具體來說,與安慰劑組相比,使用empagliflozin的患者群體在達到心衰竭住院或死亡的終點事件上沒有顯著差異。這些結果對於期待SGLT2抑制劑在心血管預後方面有更廣泛應用的醫學界來說,可能是一種挫敗。

具體來說,研究期間內,接受empagliflozin治療的組別中有267位患者(8.2%)發生了首次心衰竭住院或任何原因死亡,而接受安慰劑的組別中有298位患者(9.1%)發生了相同情況,事件發生率分別為每100患者年5.9和6.6次​​。

此外,關於個別組成部分,首次心衰竭住院在接受empagliflozin治療的組別中118位患者(3.6%)中發生,而在接受安慰劑的組別中為153位患者(4.7%)​​。這表明,雖然empagliflozin沒有降低整體心衰竭住院或死亡的風險,但在降低心衰竭住院方面似乎有一定效果。

背後的意義

雖然EMPACT-MI的結果可能初看起來令人失望,但它們在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表面。首先,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在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中審慎評估特定患者群體的重要性。其次,它強調了在心血管疾病領域,尤其是在心衰竭管理上,持續創新和探索的必要性。

向前看

雖然EMPACT-MI研究未能證明empagliflozin在降低心衰竭住院或死亡方面的效益,但這並不意味著SGLT2抑制劑在心血管領域沒有前途。相反,這一結果應被視為一個新的起點,激勵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治療策略,以滿足心衰竭患者的未滿足需求。此外,這也提示了在進行未來研究時需要對患者群體、疾病階段和治療時機等因素進行更細緻的分析和考慮。


全文下載

powerpoint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