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之前曾經談過的議題『日行萬步,促進心血管健康』,只要適當的步行可以減少死亡率,這些都是正確的訊息,過去的研究也很多。但是這一類的研究,多半是用『問卷』,或是『量表』,由受試者或是民眾藉由『回顧』『回憶』去填答,在依照填答結果分群分類,看看運動量、活動量、運動強度等等跟日後的健康狀況甚至死亡率有無關係。
這些過去的(運動狀況)的研究,就跟(飲食習慣、飲酒、抽煙、檳榔、睡眠)的研究一樣,常常落人口舌的批評,說,這樣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有嚴重的 Recall bias (回憶偏差),必須由研究對象回憶以往的經驗,因此常常會面臨到記憶不全所造成的重大影響。所以,在看待這類型研究的結果時,必須非常的謹慎解讀。
穿戴式裝置 Axivity AX3 帶來的創新研究實證
重要結果
中度活動,劇烈活動與心衰竭的關係
此外,分析結果也顯示,有心臟病風險因素的人尤其會從多運動中受益,例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膽固醇過高者。雖然在之前的研究中也有類似的發現,但這項研究是第一個獨立於社會人口學、生活方式和臨床因素來檢驗客觀紀錄(Axivity AX3)身體活動量多寡與心衰竭風險之間關係的研究。
運動不單單健體強身又護心、更可以減少死亡以及癌症發生率
緊接者在九月份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 又接著刊出同一個研究,但是一樣重要的結果:死亡率、癌症發生率。而且,計算的運動量更加簡單:每日步數(step/day)。結果,再一次的驗證過去的研究:『日行萬步,促進心血管健康』而且更可以減少死亡率、癌症發生率。
運動強度 Exercise Intensity
運動除了種類之外,也有強度之分喔!主要是依據身體在運動時感到吃力的程度換算成此時大約的心跳數作為判別。以下是四個類型的定義及說明:
費力身體運動 (High-intensity Exercise):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
中度身體運動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輕度身體運動 (Low-intensity Exercise):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坐式生活型態 (Sedentary):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看到這裡,各位朋友您是否同意:『要活就要動』,每一次身體運動都很重要,悠閒地步行10分鐘總比坐著不動要好。而且,如果可能的話,試著走得快一點,這會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潛在的好處。國建署的建議也很簡單: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或是75分鐘以上費力身體運動)。那麼,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全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