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OHCA病人,急救後要不要啟動緊急心導管?



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


    在沒有明顯非心臟原因(如外傷)的到院前心跳停止病人中,一般觀念認為心臟停跳是由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緊急心導管攝影可能能夠提高這些患者的生存率。 大約三分之一的此類患者,住院前的心電圖顯示 ST 節升高,在這組中,很有可能(約 70% 至 80%)會發生冠狀動脈阻塞,因此這些患者通常被採取直接進行急診心導管攝影檢查,然後視狀況給予介入性治療(例如支架置放等)。

    但是,在另外三分之二的患者中,心電圖上沒有 ST 節升高,在這些患者中發現冠狀動脈阻塞的機會較低(約 25% 至 35%),這一群的病人,急救復甦後,到底需不需要啟動緊急心導管小組,來進行緊急介入呢?過去十年間,有過三個小型的前瞻性雖機對照研究,都沒有顯示緊急心導管對這群病人會有好處,但是,某一些『登錄型研究』卻發現,盡早做心導管可能會改善病患的存活率。最新的 EMERGE 試驗就是在沒有 ST 節升高的這一組病患中進行的,同時EMERGE 研究的結果於2022年 6 月 8 日線上發表在 JAMA Cardiology 上。



緊急啟動心導管小組?


    EMERGE 研究是在 22 個法國醫院進行的研究,279 名此類病人(平均年齡 64 歲)被隨機分配接受緊急或延遲(48 至 96 小時)冠狀動脈攝影。緊急組在隨機分派和冠狀動脈攝影之間的平均時間延遲為 0.6 小時,延遲組為 55.1 小時。

    主要試驗結果是神經損傷最小的 180 天存活率,定義為 2 級或更低的腦性能類別(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緊急血管攝影組是 34.1% 而延遲血管攝影組是 30.7% 的(HR:0.87;95%  [95%CI] 0.65 - 1.15;P = .32)。兩組之間的 180 天總存活率(36.2% 對 33.3%;HR,0.86;P = .31)和其他各單項次要結果也沒有差異。

    作者群也在研究報告中,針對相似的患者群體中進行的其他三項隨機分配的臨床試驗(RCTs)進行了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分析顯示了與本研究相似的結果,在入院後立即進行緊急冠狀動脈攝影的病患與直到幾天後才進行血管攝影的病患之間的存活率沒有差異。


哪些例外可能還是需要緊急啟動心導管?

    

        最近發表在《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上的一項登錄研究使用了稱為 MIRACLE2 的評分(考慮了各種因素,包括患者年齡和心電圖節律類型)和到達醫院時的心因性休克程度,總分0~2分屬於低風險群,這群潛在的神經損傷風險將會是較低,這些病人從緊急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與介入中獲益最多。




    
    如果問我目前我的臨床實際作法,一個相對年輕的病人,如果急救後生命徵象恢復(ROSC),過程中早早進行去顫並且很快到達醫院,立即進行冠狀動脈攝影以及相應的介入治療,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而且可能對此類患者非常有益。



資料來源: